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当时宁陵一带的人们开始种植梨树。在汉代,宁陵属于梁国,成为“三百里梁园”的西花园,梨树种植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宁陵梨在唐代也被称为“含消梨”,以“个大、酥脆、皮薄、多汁、香甜,入口即消”的营养药用价值而著称,曾作为贡品送到京都长安。
根据明清《宁陵县志》记载,宁陵县栽植梨树有史可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而根据明万历年间用本地梨木雕刻的吕坤书版推算,宁陵县栽培酥梨的历史至少在千年以上。在北魏时期,山阳巨野、梁国睢阳、齐国临淄都是盛产梨的地方。
到了现代,原梁国区域内的宁陵、虞城、夏邑、永城、砀山仍多植梨树,这些地方的梨树种植规模和品种都与当年梁国的梨树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