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良夜不眠,理死何劳?梁元帝挥鞭走马,造极成名,何庐之辈不为一时之雄豪;范蠡携瓶把酒,襟怀洒脱,岂肯将身动离坎井之间!楚霸王知道了么?他在南海之滨,唱出千古的猛士之歌:
大丈夫处世当有大义,当以天下为己任。
可是……,
这国破家亡的时代里,为了有一口温饱的饭,要么向恶霸效忠,做他的狗腿子;要么流落街头,做无依无靠的乞丐;要么拼死命地打仗,去征服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等着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凑成,挥师东征、钟声西归。于是,一个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便在苦难中涌现,他们用音乐、诗歌、书信、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境遇和情感,翻开他们的文字,就像打开一道时光之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还有一团团灰色的烟雾。
那烟雾里,是他们的爱与痛,是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忘不掉的过往和烦心的背后。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的文字又在说些什么?
江淹,我今天就来说说你。
江淹,《石榴颂》的作者,生活在五代时期的南唐国,是南唐后主李璟的侍读。他年轻的时候,乘着南唐国势磅礴,曾经跟随先父江纳一起,参加了当时最壮观的一次世族组团婚礼——江都百官之婚。那场婚礼,宴席可以从早吃到晚,酒可以喝到醉,穿红袍的女人可以挑三拣四。据说,江淹在那场婚礼上已经写下了《石榴颂》的前半部分。
江淹的文字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感性,读来即使是现代人,也能感到他慷慨激昂的心情和痛苦的内心。《石榴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四句话,不仅仅是在赞美石榴,更是江淹对生命的咏叹和感叹。
石榴,它的果实饱满多汁,甘甜可口,还有美丽的红色,让人赏心悦目,但石榴也经历了从花鼓舞、到花落泪、到果成黄、到风催落的一系列各种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