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牌, 牌会向下掉,称吃落。吃上家的牌,原本我们要摸的牌,变成下家摸,下家的牌变成对家摸, 对家的牌变成上家摸,而上家原本的牌,被我们摸走了, 这就是为什么称为吃落的原因,因为吃牌,造成牌掉落下去,顺差一位。
有可能我们要的牌,被敌家吃落,也有可能上家要的牌,被我们吃落。
其次是碰牌,碰牌会因位置的不同造成三种变化。
依次是上家打,本家碰,跟吃牌一样,吃落一位。
对家打,本家碰,会造成「对碰对摸」术语的出现。
接着是下家打,上家碰,牌会逆推回来一个位置。
杠牌与碰牌道理相同,但多了一张岭上的牌会被取走。
摸牌顺序有什么用?
麻将打到最高阶,就是顺序的掌握了,我称为「牌流」。
胜败的关键经常是一张牌的顺序,而这个顺序,就是吃与不吃、碰与不碰之间。
要改变顺序的方法,也就是依照吃碰杠,来变化摸牌顺序, 这在牌流部分,已经讨论过了,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接下来要谈的,是吃碰牌有什么影响?吃牌,造成牌的暴露,吃越多搭,牌情就越明朗,吃到剩下手牌四张, 要不知道你听什么也难,这就是我称为的玻璃牌:里面是什么一清二楚。
这是吃牌的缺点之一,其次,吃牌会造成手牌的侗限,手牌四张,最多听三洞,但手牌七张可以听五洞,手牌十张就会飞了,可以听八洞。
手牌越长,变化性越多,进牌机率越高,手牌越少,就会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最后是吃牌必不能摸牌,摸牌是「所有」机率都产生,意思是手内所需要的任何一张 ,都有可能摸到,而吃牌,必不能摸到(但必可以得到吃的那一张)。
因此一定摸的到的,不吃也无所谓。
而碰牌呢,我每次笑朋友打牌打的软趴趴,偶尔会被顶这句:「我又没被下家吃到牌,哪有软趴趴?」
是啊,是没被吃到几张,但自己碰了三搭,再跟下家吃一搭, 还不够吗?
那怎样才够呢?
让下家吃牌要吃几张?难道要馄到三搭落地,才叫做喂牌?之前吃几张牌都不重要(因为前期可进的牌张多,不吃都可能自己摸进), 最重要的是一进听时的吃牌。
好,都不跟,下家把把门清,总算硬邦邦了吧!
但每把都碰三搭在桌上,给下家多摸三张牌,又跟喂牌有什么两样?
很多人不懂碰牌会被下家多摸牌的道理,尤其是碰下家牌最危险。
为什么?
当下家摸到一张孤7万,打出北风,你碰,你可以猜猜,下家会摸到什么?
8万?
6万?
9万?
为什么?
因为再怎么洗牌,都没办法完全均匀,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