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与技能
识字与写字:学生能认识课本中的生字,正确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引导学生关心他人的命运和感受,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四、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总目标要求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些目标要求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