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苏州属于江南东道,有了“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发达,苏州宋锦最为有名,苏州、杭州、成都成为当时全国的三大织锦院;元朝时期,苏州建制造局,苏州五色缎行销国外;明朝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了前朝,丝织业繁盛,盛泽、震泽等新兴市镇有名;清朝设立了苏州制造局,并分为南北两局
备注在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延龄、锦给、开祥、同福、自立、裕新、集成、苘兴隆、天华、勤业、陈金记、恒丰、新华、公大、大新、宝康恒、周记、久如、张志记、经纶道、协成、顾锦记、钱伟记、志达、新纶和新生昌等26家私营小绸厂和成泰、郭顺兴2家铁铺合并建成苏州光明丝织厂,厂址为古城区西北街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