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官场对于谥号是非常重视的,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总结评价表彰一个人的一生。到了清朝,礼制方面更加注重两个字:文、正。一般来说,翰林出身或者官至大学士以上的,才有可能得到谥“文”,至于“正”字,非常难得。如果得到“文正”二字,则属于联璧之词,没有特恩是不得用的。清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到宣统退位,当官的人成千上万,但真正得谥“文正”二字的,只有8位官员而已,包括刘统勋、曾国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