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它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中庸》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分为《易经》和《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