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时间:2025-04-14 10:01:49
答案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甲骨、金石、竹简、丝帛。

甲骨、金石笨重,不易携带。丝帛昂贵,无法推广。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连起来,称为“简牍”。相对于其他文字载体来说,竹简很实用,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的文字载体。

这一用就是好多年,到了西汉时期,据说东方朔给汉武帝上个奏折都需要几个人抬。由此可见,竹简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体积大又很笨重,不易携带。

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书写材料,纸就应运而生了。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就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个时期造出的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还是不能推广。

到了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质量提高,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蔡伦也因此被封为龙亭侯,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造纸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工序繁多。先是焚烧草木灰,要文火蒸好几个时辰,然后是洗涤原料并浸灰水沤制,其后则是蒸煮、舂捣、制浆、抄纸、嗮纸、揭纸等步骤,最后把纸码放起来,这样,整个流程才算完成。

经过这种方法造出的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进步。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奋斗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