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
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普通面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适当位置剪孔(眼、鼻处)。打结处放于头顶处,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处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在前面打结。
普通胸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向上,贴于局部,如系左胸受伤,顶角放在右肩上,底边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结;再将左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相反,结打于胸部。
双胸包扎。一只手捏住底边的中部靠下的位置,另一只手捏住顶角靠上的位置,向上提。双手将其绕过腹部用绳子在侧面打结,将折出的燕尾向上翻折,在颈后打结。
大手挂。三角巾贴身体放,将顶角对准伤肢,将胳膊放在身前曲折,大小臂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手臂内测的三角巾搭在健康肢体的一侧,下面的三角巾提上来放在受伤肢体一侧。于颈后打结。将顶角多余的东西卷起来塞到里面。将手露出来看血供。伤肢所对应的手应呈握鸡蛋状,以促进血液循环。
包膝盖(关节)。将三角巾顶角向底边对折两次,将其放在受伤的关节上,两个边从关节后交叉,将三角巾上下的边缘压住,于关节外侧打结。
包手。将底角捏在一起,叠起来。两手放在正放的叠上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