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茨菇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土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疏松、背风的地方进行种植。
土地准备。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翻新、施肥、浇水,以便土壤含有足够的有机物和水分。可以施用发酵后的鸡粪、鸭粪、猪粪和堆肥等基肥。
苗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有嫩芽的苗。重点选择抗虫抗菌的品种。
栽种。一般在春天或清明节前后进行栽种。种植距离约40厘米,每亩可栽种4000株左右。种植时,将种球插入泥土中,嫩芽向上,注意不要插得过深。
田间护理。定植后十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如发酵后的鸭粪、鸡粪、猪粪、堆肥等。注意保持水分和充足光照。立秋之后,天气变凉,茨菇生长旺盛,需要大量吸肥,此时可以施用更多的农家化肥、草木灰或含有磷钾的肥料。
菇棚环境管理。适时通风换气,避免烟尘、异味、有害气体对茨菇生长的影响。
病虫害防治。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以防止蝇蛆、蚜虫、干枯病等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采收管理。在菌柄上开始长出子实体时进行采收,采摘时要小心,避免损伤菌丝,影响产量。采摘后的菇房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