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3-4月挖掘株丛,分株栽种,按行株距33cm×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填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可结合收获后进行,一般在5、7、9月,施肥以人畜粪肥为主。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
艾叶一般撒播和条播,以条播为好,宜通风透光。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感染,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整地下种后,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防晒抗旱,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一般进行艾草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艾草在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